摘要

经济基础对美学形态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西方学者对"审美现代性"的解读是基于西方语境的阐述,即西方社会各阶段都有清晰的社会进程、明确的现代性目标,审美文化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审美现代性在新的经济基础——商品经济——上萌发生长。近代中国有别于西方的社会存在,使中国审美现代性转型展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中国性"和"现代性"。"中国性"指中国的审美现代性相较西方存在继发、被动、不平衡的特殊性和"共时性"、"双重性"的任务特征。"现代性"指中国现代美学与古典美学在特征上的差异。20世纪初海派京剧因其独特的发展背景和演进历程,成为解读近代中国审美现代性转型的典型艺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