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滨海盐碱棉区,针对不同盐碱程度的棉田筛选相适应的棉花品种,对于提升该区域棉花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18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在不同盐碱程度棉田上进行种植,依据出苗率(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品种作为适应该盐碱程度的品种)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划分;并以3种盐碱程度下出苗率均≤50%的品种作为对照,对3种盐碱程度相适应品种的植株性状、光合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轻适性品种株高59.675.0 cm,果枝数7.39.7个,产品器官数8.010.1个,叶片SPAD值45.447.6,叶面积指数2.394.39,叶片光合速率12.216.3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1 200 kg/hm2以上水平;中适性品种株高61.468.1 cm,果枝数7.99.2个,产品器官数7.110.6个,叶片SPAD值45.448.0,叶面积指数1.674.07,叶片光合速率10.316.2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1 000 kg/hm2以上水平;高适性品种株高66.774.7 cm,果枝数8.39.1个,产品器官数6.714.2个,叶片SPAD值41.342.7,叶面积指数1.082.80,叶片光合速率8.810.8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900 kg/hm2以上水平。品种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的适应性,外在表现为营养器官增强、产品器官减少,其生理基础是光合性能的提高。收获期单位面积铃数和衣分增加是不同适性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
单位农业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