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调节蛋白对脓毒症性凝血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庆波; 张念清; 余婷; 何龙平; 林青伟; 钟林翠; 邓星平; 宋景春*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1, 46(06): 593-597.

摘要

目的研究血栓调节蛋白(TM)对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2例脓毒症患者。按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2017年发布的SIC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C组(n=68)与普通脓毒症(SA)组(n=10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合并疾病、ICU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分子标志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的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SIC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凝血分子标志物对SIC的诊断效能,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TM分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与SA组的TM[10.5(7.8~14.9) TU/ml]、TAT[8.6(4.8~18.0) ng/ml]及t-PAIC[11.6(7.1~22.2) ng/ml]比较,SIC组的TM[15.0(10.5~25.9) TU/ml]、TAT[15.1(5.7~34.6) ng/ml]及t-PAIC[22.1(11.0~39.1) ng/m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及血乳酸升高是S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M诊断SIC的曲线下面积为0.685;当TM界值为11.5 TU/ml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1%、61.5%、55.2%、77.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M>11.5 TU/ml的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是TM≤11.5 TU/ml脓毒症患者的3.61倍。SOFA≥2分且TM>11.5 TU/ml患者的病死率为47.2%(42/89),不符合该标准患者的病死率为14.5%(12/83);符合ISTH-SIC诊断标准的患者病死率为47.1%(32/68),不符合该标准的患者病死率为21.2%(22/104)。结论 TM>11.5 TU/ml时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升高,联合SOFA≥2分可为诊断SIC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