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职工不足百人,仅有内科、外科等10个科室;医疗设备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样";床位不到30张,住院部、办公楼面积不到8000平方米……这是1949年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情况,也是全县的医疗卫生"家底"。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局面得到逐步改善。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沿河自治县不断加大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投入,随着精准医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