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博物馆工作对象外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指出博物馆要成为保护、研究、传播、展示非遗的积极力量。南京博物院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非遗馆技艺类展示及民俗类展演"尝试以讲座+体验的模式,共策划举办"巧手匠心"手工技艺制作体验、"餐饮大师进南博"、"茶道寄语"茶文化、"百里异俗"民俗体验、配合节日及深度体验课程等六大专题的特色非遗公众活动220场。这些活动强调目标公众的设定、对非遗项目进馆可操作性的筛选、非遗项目内容的真实性及最终效果评估体系建立等。这些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人的情感认知及劳动,正确地把握非遗传承人、策划者、专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有效纳入志愿者,是强化非遗公众活动博物馆传播效应的关键所在。而少数类别的实践成功经验可以辐射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类别,这对其在博物馆中的发展有裨益,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教育添砖加瓦。
-
单位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