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模式与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炎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于梧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1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单一镇痛模式),乙组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多模式镇痛),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VAS)评分、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和CD4+/CD8+)、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与甲组比较,乙组术后12 h、术后24 h与术后48 h时VAS评分均更低(P<0.05);术后24 h、48 h时,乙组CD4+、CD4+/CD8+均高于甲组(P<0.05);术后24 h、48 h时,乙组IL-6、TNF-α浓度均低于甲组(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理想,优于芬太尼静脉自控单一镇痛模式,且能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

  • 单位
    梧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