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及柯萨奇病毒16型(Coxsakievirus A16,CVA16)是其最主要的致病病原,为了了解在EV-A71疫苗上市之后,福建省HFMD流行情况及EV-A71基因型特征的变化情况,利用HFMD监测系统对福建省2016-2020年的HFMD发病数据及EV-A71感染所致HFMD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上送的EV-A71阳性样本进行细胞分离,将所获毒株的VP1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其与疫苗株间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差异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2016-2020福建省HFMD年发病率分别为228.81/10万、227.25/10万、243.57/10万、130.10/10万、67.62/10万。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各年度所占比例分别为80.74%、78.23%、77.05%、73.76%、64.40%。福建省HFMD年平均发病率为179.47/10万,龙岩地区发病率最高为281.21/10万,莆田地区发病率最低为87.63/10万。除2020年外,福建省HFMD发病在每年的5~7月份及9~10月份出现两次流行高峰。各个年度HFMD原构成中,其它肠道病毒占比均超过50%。HFMD人群中,EV-A71感染率居于全省前三位的是南平市4.98/10万、龙岩市2.66/10万、莆田市1.68/10万;HFMD实验室确诊病例中,EVA71感染人群比例居于前三的是莆田市50.60%,南平市27.02%,福州市26.04%。EV-A71处于C4a分支上,与疫苗株相比,VP1区的平均核苷酸百分比差异逐年增大,氨基酸差异主要在283位及293位上。本次研究表明,福建省HFMD发病率和重症率呈下降趋势。其它肠道病毒已成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但在上半年第一次流行高峰时期,仍存在EV-A71或CVA16暴发流行的风险。福建省EV-A71毒株属于C4a基因亚型,有随时间进化的趋势。VP1区重要氨基酸位点相较疫苗株未发生改变,为疫苗的有效性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 单位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