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兽类多样性

作者:祁腾; 杨创明; 李文博; 廖虹瑜; 曾林子; 赵雯霞; 李帆; 张书*
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2023, 39(09): 817-822.

摘要

目的 明确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兽类种类,为做好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兽共患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7年至2021年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工作中鉴定的兽类资料,结合历史文献,按照《中国哺乳动物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分类系统进行修订、整理、归类疫源地内兽类名录,并将兽类按照区系、分布型、保护级别、特有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9年版(CITES-2019)、《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予以报道。结果 确认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有兽类8目19科19亚科77种。其中东洋界有26种,古北界有46种,广布种有5种。国家级保护动物3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1种。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34种,其中主要分布于我国有15种,中国特有19种。CITES-2019附录Ⅰ的有9种,附录Ⅱ有7种,附录Ⅲ有6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急危6种,濒危9种,易危9种,近危17种,无危34种。结论 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兽类资源丰富、多样性高,携带潜在人兽共患疾病较多,掌握疫源地兽类种类、数量、动物行为及分布特征对今后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兽共患病的调查及传播动力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单位
    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