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大鼠肝损伤的"时-毒"关系及免疫毒性机制。方法:根据给药时长设置5个时间组(1周、2周、3周、4周、5周),每周组下设试验组、恢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临床常用剂量的等效剂量(6.25mg/kg)给予试验组和恢复期组大鼠灌胃。检测大鼠胸腺、脾脏指数,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LDH法测定NK细胞活性,MTT法测定T、B淋巴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D68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肝组织TNF-α含量。结果:雷公藤多苷临床常用剂量的等效剂量(6.25mg/kg)可降低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升高血清ALT、AST,导致肝组织病理改变,NK细胞活性下降,T、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下降,肝组织中CD68表达增加,肝组织中TNF-α含量增加,以上改变程度与给药时长呈正相关;恢复期大鼠ALT、AST及肝组织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改善程度与用药时长呈负相关。结论:雷公藤多苷所致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时-毒"关系,其机制可能与NK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及肝Kupffer细胞活化并诱导TNF-α的合成有关。
-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