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初期,随着现代启蒙运动及对人之个性的重视,以曹雪芹及《红楼梦》内容为基础的文艺创作与传播,为曹雪芹传说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949年以后,民间叙事与时代"共名",搜集整理者借用民间文艺的叙事模式,将阶级观念、革命叙事与民间信仰和传统伦理道德嫁接,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的集体无意识;这些经过整理的文本又反向流向民间,民众将其与本地文化交融,在涵化与合成中形成了"地方性"叙事。新世纪,在遗产化语境中,曹雪芹传说的"在地化"生产为"地方感"的形成提供了生命经验与情感纽带。曹雪芹传说搜集整理的发展史,呈现了民间传说在不同社会历史情境中的知识生产脉络及"地方感"的多维建构。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