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筑作为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要素之一,本就是承载日常生活的容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建筑开始脱出日常并逐渐攀升到形而上的概念领域,导致在地的真实性缺失,人的需求被忽视,抽象空间成为建筑学主流议题。20世纪60年代起,日常生活逐渐回归到学术讨论的主流中,日常的建筑和普通环境的价值得到再次确认。文章从常识、类型与场地、模式语言的运用和间接设计的方法等视点,结合日本建筑界的若干思考和实践,探讨日常和建筑的深刻互动和关联。重视日常的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普通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也为建筑实践探寻新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