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718岁汉族学生2010-2014年的腹型肥胖变化情况,探索学生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库中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筛出腰围、身高信息不完整以及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异常样本,纳入分析共计228 562名。采用国内制定的腰围界值点和国际常用腰围身高比≥0.5判定腹型肥胖;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腹型肥胖年份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均值分别为(64.96±9.79)cm和0.428±0.048,2014年分别为(65.90±10.07)cm和0.434±0.051,2014年显著高于2010年(P<0.001)。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腰围界值:13.84%<17.13%;腰围身高比界值:8.91%<11.23%,P均<0.001)。2014年腹型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东中部高于西部,低年龄段高于高年龄段(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37,95%CI:2.262.48)、城市(OR=1.25,95%CI:1.201.31),东部和中部(东部:OR=1.29,95%CI:1.221.37;中部:OR=1.08,95%CI:1.021.15),79岁和1012岁(79岁:OR=1.89,95%CI:1.772.03;1012岁:OR=2.07,95%CI:1.892.26)、早餐<35次/周(OR=1.17,95%CI:1.071.28)、不愿意长跑锻炼(OR=1.72,95%CI:1.641.80)、每天电视时间≥1h(OR=1.06,95%CI:1.011.13)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睡眠时间、每天锻炼时间、每天做作业时间可能与腹型肥胖无关(P>0.05)。结论 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学生腹型肥胖可能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