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2013、2015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相比较,没有设置专门章节论及大学生适应教育,但处处渗透了大学生适应教育。大学生适应既是实然与应然,适应与超越相统一,综合全面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个体自我与国家社会不断同一化的动态平衡过程,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尊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积极性,在模拟创设真实适应情景,实施情景化教学的同时,整合大学生适应教育的力量渠道,实现多方联动,切实增强《基础》课大学生适应教育的效果。

  • 单位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