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1年的江淮水灾是当时中国的一场重大水患。以国民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合作修建的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堤工工程,不仅对水灾的即时救济起到重要作用,还以其富有见地的建设方针和方式对灾后农民生活、农业经济改善及国人信心提升产生了一定效用。政要和各界名流对此项工程进行了短期勘查,《申报》随即进行跟踪报道。从多篇《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堤工落成察勘纪》的落笔手法中可见,《申报》虽在政治立场上整体偏向国民政府,但也起到作为当时最主流媒体特有的公共监督和宣传作用,为重构此段史实和评价此项工程提供了独特视角。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