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发病率逐步增高,未经治疗的听力损失和诸多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症状进展缓慢,老年听力损失不易被发现,其危害常被低估和忽视。基层全科医生可在听力损失患者的早期筛查、及时转诊、健康教育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构建基于全科医生的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管理指标体系,推动基层听力损失二级预防和管理。方法 于2021年4—6月,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确立基于全科医生的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管理指标体系。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8—11月邀请15例专家(来自耳鼻喉专科、全科医学、行政管理、公共卫生管理领域)作为函询对象,对其进行两轮函询,通过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各级指标权重、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初步构建的基于全科医生的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管理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组成。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7、0.920,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428(χ2=89.821,P<0.001)、0.307(χ2=87.387,P<0.001)。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理论知识、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筛查技能、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转诊能力、耳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不良事件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8.0分,变异系数均<0.250,满分比均>30.0%。6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82、0.082、0.082、0.077、0.077、0.077,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分别为0.063 5、0.043 2。结论 参与函询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较高,意见较为集中;专家函询结果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可信度和可靠度。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为基层全科医生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二级预防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