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川南长宁地区经历多期构造演化过程,页岩裂缝内部发育大量流体包裹体,利用流体包裹体进行气藏古温压恢复可为不同构造单元页岩气藏压力演化、保存条件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盆地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长宁地区双龙—罗场及天宫堂构造单元地质流体活动及古压力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长宁地区脉体富含大量的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以及少量沥青包裹体;不同构造单元流体充注期次存在差异,双龙—罗场向斜为2期流体充注,天宫堂背斜发生3期充注;长宁地区成藏过程划分为低压缓慢抬升、高压快速埋藏、高压缓慢调整、超压持续深埋和晚期抬升改造5个阶段;晚期抬升改造的强烈程度直接关系着页岩气能否形成气藏;双龙—罗场向斜超压原因是液态烃裂解生气造成超压,后期改造过程中超压未被完全破坏。天宫堂地区在抬升过程中受到NW和NE向叠加的挤压应力,形成NE向通天断裂,超压条件被破坏。
-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