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毫针针刺对腧穴筋膜组织细胞骨架(CSK)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为针刺作用原理提供新的实验证据。方法 将1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n=8)和针刺组(n=8),针刺组针刺中脘穴,捻转行针(60±3)次/min,共5 min,留针10 min,共操作3轮后出针,1次/d,连续3 d。术毕剪取以大鼠中脘穴的穴点为圆心、直径约0.5 cm区域的筋膜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SK微丝(actin)、中间丝(vimentin)、微管(tubulin)和PCNA的差异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中ATP的含量差异。结果 针刺组的CSK微丝、微管表达的平均光密度(Mean density,MD)均低于空白组(P<0.01);两组中间丝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腧穴组织ATP含量及PCNA阳性细胞计数率均高于空白组(P<0.01)。结论 毫针针刺可能通过细胞骨架通路,增强腧穴组织能量代谢和细胞活力,进而激发针刺治疗作用,是现代针灸医学研究的机理之一。
-
单位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