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简称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9年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相关信息,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 347例HIV/AIDS,其中死亡组1 449例,对照组2 898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影响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的危险因素中,发生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且未检测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无结果且未检测耐药分别是不耐药的1.75倍(95%CI:1.22~2.52,P=0.003)、2.26倍(95%CI:1.69~3.03,P<0.001)、35.27倍(95%CI:26.54~46.87,P<0.001);30~50岁和≥50岁分别是18~30岁的1.40倍(95%CI:1.01~1.94,P=0.042)和4.02倍(95%CI:2.80~5.77,P<0.001);男性是女性的1.37倍(95%CI:1.08~1.74,P=0.011);注射吸毒传播途径是异性传播途径的6.27倍(95%CI:2.00~19.61,P=0.002);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是Ⅰ期/Ⅱ期的1.41倍(95%CI:1.12~1.76,P=0.00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是≥350个/μL的1.95倍(95%CI:1.50~2.54,P<0.001)。结论 耐药、耐药检测、年龄、性别、传播途径、治疗前WHO临床分期、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加强HIV/AIDS的耐药监测对减少艾滋病死亡具有重要意义,应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及时进行病毒载量和耐药检测。
-
单位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