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不同优质籼稻品种(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聂新星; 张敏敏; 段小丽; 吴茂前; 冯敬云; 刘波; 周雷; 杨利*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03): 30-37.
DOI: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3.004

摘要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0、100、140、180 kg/hm~2 4个施氮水平(分别命名为N0、N100、N140、N180)为主区,以3个湖北主栽或新育成优质籼稻品种(系)丰两优4号、巨2优60、E两优263为裂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3个水稻品种(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变化,为优质稻生产中氮高效利用品种的选择及氮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后丰两优4号、巨2优60和E两优263分别增产12.3%~18.8%、33.5%~50.3%和24.1%~39.4%,且在N140和N180处理时,水稻产量表现为巨2优60和E两优263相近,均高于丰两优4号,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的提高。随着施氮量增加,3个籼稻品种(系)仅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整体来看,巨2优60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高于丰两优4号和E两优263;E两优263的氮肥利用率高于丰两优4号和巨2优60;巨2优60和E两优263的氮肥偏生产力相近,均高于丰两优4号。施氮后3个籼稻品种(系)稻米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以E两优263 N180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为9.7%。此外,施氮能够显著降低丰两优4号稻米胶稠度;显著提高巨2优60的糙米率、精米率,总体显著降低其垩白度;在N140处理时显著提高E两优263整精米率和垩白度;在N180处理时显著提高丰两优4号精米率、巨2优60整精米率,显著降低巨2优60胶稠度;稻米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均未见显著变化。整体来看,E两优263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最高,丰两优4号次之;丰两优4号和巨2优60的直链淀粉含量相近,均高于E两优263;3个籼稻品种(系)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长宽比等指标方面相近。综上,巨2优60和E两优263更能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不同稻米品质指标对施氮量的响应在3个籼稻品种(系)间存在差异。

  • 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