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马崖古城,位于哈密向北翻越天山的东部交通要道上。其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便于瞭望,可控制水源长期驻守,兼可屯田,是天山北麓理想的军事要塞。下马崖系由蒙古语演化而来,“马崖”为“摩垓”“莫艾”音译,其地名使用大约经历了摩垓图、多都摩垓、下摩垓、下莫艾(爱)、下马崖的演变过程,而古城建置则与清王朝平定西域,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有关。至迟于雍正九年,清军防御准噶尔时在其地筑城驻守。乾隆二十一年,撤哈密等地卡汛,其地划归哈密回民为世业,其城亦废。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曾有南疆拜城百姓随玉素甫迁至下马崖定居,当地百姓至今仍俗称其地为“巴依”“拜”。
-
单位延安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