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徽桐城投子山丛林为唐末投子大同禅师栖心之所及曹洞宗祖庭。明嘉靖朝,士绅盛汝谦以违碍风水为名请旨将其拆毁。清雍正帝晚年重整佛教,有意原址复建,却遭桐城籍重臣张廷玉反对,理由仍是担心破坏全县风水。最终只得在县城外30里处另择新址重修。乾隆元年(1736)新寺建成,赐名慈济,命曹洞宗法嗣侣石万清住持。投子寺毁废、重建和迁址的波折,体现出地方佛教受到地域社会集体性的知识、思想和信仰的影响,亦透露出明清间皇帝、士绅、高僧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多元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