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技术主义出发,"后真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确实是媒介技术发展和社会互动的一个阶段性结果。在"后真相"时代,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思潮,其群体负面情感动员逻辑主导了民间舆论场,极端化、非理性的话语表达借助圈子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性和矛盾性,不仅影响了民间舆论场的话语生态,还改变了舆论格局。对其进行治理,必须要重构过去以媒体引导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首先,主流媒体在积极争夺舆论话语权的同时,要加大社会正面情感动员;其次,强化政府立法的同时,要建构良好的公众参与和协商平台,以争夺舆论主力人群的情感和立场支持;第三,强化社交媒体平台的公共属性和主体责任,加强对算法作为非人类"网络行动者"的规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