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联合切割球囊预扩张治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开口病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开口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采用DCB联合切割球囊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的靶血管病变特征、术中对比剂使用量、手术时间、血管夹层、血栓及左回旋支(LCX)开口受累情况;术后6~12个月复查CAG,观察靶血管再狭窄及再次血运重建率;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均无明显狭窄。2组患者靶血管基准直径、病变长度、狭窄程度、血管钙化比例、偏心狭窄比例及LCX开口狭窄> 50%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LCX开口受累狭窄> 70%患者,对照组6例患者LCX开口受累狭窄>70%,改行双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对比剂使用量分别为(75.4±14.1)、(120.8±19.3) m L,观察组患者术中对比剂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4.947,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36.2±9.9)、(61.8±13.3) 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5.142,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MACE发生率为2.9%(1/34);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 2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6,P> 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6~12个月,观察组30例患者获得随访并行CAG检查,随访率为88.2%(30/34),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16.7%(5/30),靶血管重建率为6.7%(2/30);对照组27例患者获得随访并行CAG检查,随访率为90.0%(27/30),靶血管再狭窄率为7.4%(2/27),无靶血管再重建患者; 2组患者靶血管再狭窄率、靶血管重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31、1.865,P> 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无死亡及心肌梗死等MACE发生。结论 DCB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开口病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比剂使用量,减轻术中对LCX开口的影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单位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