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在中国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多位点起搏(MPP)的性能, 并获得在中国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心力衰竭(心衰)人群中MPP程控和使用的经验。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组、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观察性研究。在植入带有MPP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中, 收集植入信息、超声心动图指标、临床指标以及不良事件等信息。患者对CRT有反应定义为患者在随访时相比基线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下降≥15%。结果 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 共有11家医学中心的101例患者入选本研究, 实际植入患者99例。患者年龄(61.7±11.3)岁, 男73例(74%, 73/99), 植入成功率为100%, 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出院前MPP功能开启比例为81%, 至12个月随访时MPP功能开启比例为76%。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CRT反应率为67.8%, 12个月时CRT反应率为73.5%。12个月随访期间, 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43%±13%对27%±9%)、6 min步行距离[(541.6±472.4)m对(320.4±113.5)m]、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22.5±23.5)分对(45.3±23.6)分]与基线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随访期间, 全因死亡率为3.0%, 全因住院率为11.1%。结论在中国CHF患者的多中心中长期随访研究中, 带有多位点起搏功能的CRT能安全且有效提升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反应指标。
-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天津市胸科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