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异型花柱是受遗传控制的花柱多态现象,被达尔文认为是植物通过在传粉者体表不同部位滞落花粉以促进型间花粉准确传递的一种适应。该现象虽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在一些花型变异较大且不稳定的传粉系统中,不同传粉者对各花型繁殖所产生的影响仍知之甚少。该研究以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坡的一个有同长花柱共存的异型花柱植物喀什补血草(Limonium kaschgaricum)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花型构成及频率、传粉者及花粉转移效率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种群中除了存在雌/雄蕊长度交互对应的长(L)/短(S)花柱型花外,还有雌/雄蕊同长的花(H型),且各花型花的花冠口直径、花冠筒长及花粉量等参数间无差异,但花粉纹饰和柱头乳突细胞形态具二型性。其中, H型花的花粉和柱头形态与L型花(或S型花)的一致。2)花型内和自花授粉均不亲和;型间授粉时,花粉和柱头形态不同的花型间亲和,反之不亲和。3)种群内存在长/短吻两类传粉昆虫。在以短吻传粉者为主的盛花初、中期,L和H型花柱头上的异型花粉数均显著高于S型花的,且L和S型花高位性器官间的异型花粉传递效率高于低位性器官间的;而在以长吻传粉者为主的盛花后期, L和S型花的柱头间异型花粉数无显著差异,且高/低位性器官间具有相同的异型花粉转移效率;与传粉者出现时期相对应的、在花期不同阶段开放花的结实率也明显不同。4)长/短吻昆虫具明显不同的传粉功能,短吻昆虫只能对L和H型花进行有效传粉,且访花频率和型间花粉转移效率较低,为低效传粉者;而长吻昆虫对各花型均能有效传粉,具高的访花频率和型间花粉转移效率,为高效传粉者。因为长吻昆虫的阶段性出现所形成的不稳定传粉系统,使低效的短吻昆虫可能会成为种群中花型变异的驱动力,并使S型花受到更大的选择压力。H型花克服了柱头缩入的弊端,可能会成为不稳定传粉系统下的一个替代花型而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