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早产儿贫血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长治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入院的生后24小时内早产儿的病例资料289例,按其是否发生贫血分为贫血组(181例)、对照组(108例);按其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116例)、中度贫血组(60例)、重度贫血组(5例),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89例早产儿中,贫血181例,贫血发生率为62.6%,以轻度贫血为主。贫血组的胎龄(Z=-4.483)、出生体重(t=-5.938)和出生血红蛋白(Hb)(t=-10.753)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最低Hb水平随胎龄的增加而增高(F=26.162,P<0.05),贫血的发生率随胎龄增加而降低(χ2=19.126,P<0.05);住院期间最低Hb水平随出生体重的增加而增高(F=22.891,P<0.05),贫血的发生率随出生体重增加而降低(χ2=18.268,P<0.05);与孕母无贫血比较,孕母贫血早产儿的出生Hb(t=3.112)和住院期间最低Hb(t=3.233)均较低,而贫血发生率(χ2=6.33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孕母无子痫前期比较,孕母子痫前期早产儿的住院期间最低Hb较低(t=2.772),而贫血发生率较高(χ2=6.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检验显示,出生Hb与住院期间最低Hb呈正相关,住院天数、开奶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期间采血次数(静脉采血总次数、微量采血总次数、采血气总次数)和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期间最低Hb均呈负相关(r=-0.525~0.678,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天数是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1,95%CI:1.333~2.299,P<0.05)。结论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较高,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越容易发生贫血,但晚期早产儿也是贫血高危人群。应加强产、儿科合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延长胎龄以减少早产儿及晚期早产儿,加强对其监护,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加大妊娠期合并症知识的宣传力度。

  • 单位
    长治医学院;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