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二次元、流行语、短视频和粉丝文化等发展迅猛,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潮"。沉浸其中,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往往呈现碎微化、符号化和多元化等特征,凸显出新问题、新隐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关切、加强引导,遵循由"破"而"立"、从"批判"到"建构"的理路,通过培育主体意识、治理不良内容和强化价值引领等多重策略,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优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