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30年代,皖南地区先后推行红茶合作运销与统制运销,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成本控制、金融扶持、集中运输以及革除贸易积弊等系列措施,从制度上减少商业资本对茶业利润的过度分割。运销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茶业下层农商在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与盈利能力,打破了近代中国茶业由来已久的“产、制、销”失衡的结构性困境。在近代中国茶叶产业升级滞后的背景下,运销改良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对茶叶外销制度与路径的变革,是一次增强华茶国际市场竞争力与重塑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制度的积极尝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