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及时科学补充、更新并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对于科学掌握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2008年4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82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对区内林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研究,通过对获得的91 915条红外相机影像数据深度分析,共计发现12种保护区物种新记录,分属3目6科,包括1种兽类和11种鸟类。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种,分别为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种,分别为丘鹬(Scolopax rusticola)、大沙锥(Gallinago megala)、眼纹噪鹛、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曙红朱雀(Carpodacus waltoni)和白眉朱雀(Carpodacus dubius)。建议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加强关键栖息地的保护力度,持续利用红外相机开展监测工作并在以上物种的关键分布区加强监测力度,同时持续利用红外相机数据库来加强监测数据的科学存储和管理,从而为进一步掌握区域野生鸟兽物种资源现状及动态积累更加全面的科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