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miR-16-5p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PCR技术检测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和KFB中miR-16-5p水平;利用细胞转染分别将miR-16-5p的对照序列(对照组)、miR-16-5p的模拟物序列(模拟物组)、miR-16-5p的互补序列(抑制物组)转染入KFB后,利用荧光显像技术和实时PCR技术检测转染效果;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形态学手段评估各组KFB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KFB凋亡相关蛋白含量;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验证miR-16-5p的下游靶基因。结果 与NFB相比,KFB中miR-16-5p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KFB内miR-16-5p含量增加(P<0.05),抑制物组KFB内miR-16-5p含量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KFB凋亡增加,抑制物组KFB凋亡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KFB中Caspase-3和Bax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减少;抑制物组KFB中Caspase-3和Bax表达减少,而Bcl-2表达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抑制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基因(SPARC)3′UTR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KFB中SPARC蛋白低表达,而抑制物组KFB中SPARC蛋白高表达(P<0.05)。结论 miR-16-5p在KFB中低表达,miR-16-5p可通过靶向SPARC促进KFB的凋亡。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