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响应黄淮南片小麦播种期极端气候变化,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本试验以商麦188和商优1号为材料,根据不同种类化学药剂之间的作用机理和理化性质对不同药剂进行复配组合,比较不同处理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防治蚜虫方面:商优1号的F7防治效果最佳,商麦188的F7处理和壤动FT+F4对蚜虫防治效果明显,2个品种中,F7和F9处理的小麦苗期蚜虫数量均明显少于其他处理;在小麦红蜘蛛防治方面:2品种F7、F8、F9与其他处理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维菌素的添加有利于防除红蜘蛛;在防治纹枯病方面:2个品种F1、F2、F3处理与其他处理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复配处理对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能够控制住小麦纹枯病在苗期的传播和蔓延,且F9表现最佳,说明壤动FT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在小麦根系生长方面:未加入吲哚乙酸+壳寡糖或者壤动FT的处理(F1、F4、F7)尽管品种与药剂处理不同,但其根长均显著降低,且壤动FT处理对根长生长的积极影响高于吲哚乙酸+壳寡糖处理;在小麦株高差异方面:壤动FT处理的株高比对应吲哚乙酸+壳寡糖处理的稍高;在促进小麦叶龄方面:2个品种F9叶龄数值高于其他处理,说明F9可以有效加快幼苗发育,促进叶龄增长。可见,F9拌种处理防治蚜虫、红蜘蛛和纹枯病效果最佳,并对幼苗株高、根长和叶龄有显著促进作用。
-
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