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前列素钠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屈丽媛; 何美男; 范新钊; 刘乐融; 李景香; 刘小龙; 何飞英; 孙丹; 高方; 邹梦晨; 薛耀明; 曹瑛*
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10): 917-924.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30718-00009

摘要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DPN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进入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 治疗12周。研究组方案为口服贝前列素钠40 μg(3次/d)+甲钴胺片500 μg(3次/d);对照组仅口服甲钴胺片500 μg(3次/d)。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采用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平衡功能评估, 记录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轨迹总长度(LNG)、轨迹包络图形的面积(SSKG)和单位时间轨迹长(LNG/T);进行前庭功能评估, 记录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和眼性VEMP检查的P1和N1波潜伏期、振幅和双侧不对称度。观察干预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 并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基本均衡。研究组干预后BBS为55.00(54.00, 56.00)分, 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54.00(53.00, 55.0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在强化闭目Romberg试验中, 研究组干预前LNG为(1 825.30±735.57)mm, 干预后为(1 329.54±582.34)mm, 较干预前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研究组干预前LNG/T为(74.26±20.65)mm/s, 干预后为(63.99±15.75)mm/s, 较干预前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LNG及LNG/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性VEMP中, 研究组干预前后的P1潜伏期、N1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P<0.05);在眼性VEMP中, 干预后研究组振幅(3.90±1.58)μV高于对照组(2.16±0.46)μ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研究组干预前TCSS为(8.73±2.05)分, 干预后为(7.07±2.34)分, 较干预前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研究组干预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MCV较干预前升高, 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可改善DPN患者平衡功能及神经症状, 其机制可能与前庭神经传导功能、内耳微循环改善以及DPN改善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