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PSM方法,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考察了企业出口和贸易方式选择、产品种类和目的地选择以及转型升级等出口决策产生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2005-2009年,新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在出口后产生了持续、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采用替代指标并纳入全部出口样本企业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区分技术密集度、规模、所有制、地理区位等企业异质性属性后,发现出口组中的中高技术企业、规模大的企业、民营和外资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促进效应显著高于非出口组中相同属性的企业;企业调整出口额、选择不同的贸易方式、调整产品种类和目的地以及转型升级决策均会影响就业水平。针对当前中美贸易战,中国在制定政策时应优先考虑就业目标,实施交叉补贴的关税政策,适当支持和鼓励加工贸易发展,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