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廟址統計重建唐宋城隍信仰的時空分佈圖景,是觀察唐宋城隍信仰發展狀況並以此爲基礎開展研究的重要途徑之一。姜士彬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相關研究認爲,唐宋時期城隍信仰過度集中於長江中下游與東南沿海地區,與唐代以來這些地區漸次得到開發有關。本文認爲,由於資料使用上的局限,以及没有充分考慮城隍信仰本身的特性,前人的統計數據非常之不完整。以此爲基礎開展的地域比較,極易誇大地域間的不平衡,長江中下游等地的過分集中因之被凸顯出來;以此爲基礎的更進一步的探討,如果能够成立,其適用範圍大約只能限定於這些地區。歷史研究中使用數理統計,應留意統計對象的特性及文本記述的特點等對統計結果可能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