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6-01-2021-09-31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7例)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合计2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行MD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包括肾皮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记录病灶的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强化特点,观察有无囊变、坏死、出血及钙化,有无节段增强反转、中央瘢痕、假包膜,有无肾周浸润、肝脏和(或)淋巴结转移等。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CT检查均误诊为肾癌,其中18例为单侧发病,左肾9例,右肾9例;3例为双侧多发。病灶皆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最大径1.0~12.9 cm,平均4.2 cm。14例突出于肾轮廓外,仅有2例向肾窦内突入,5例瘤灶过大,肾轮廓及肾窦均呈受压推挤改变。CT平扫呈稍低、等、稍高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10例病灶内囊变、坏死,3例病灶内出现小片状出血,1例病灶内出现钙化。增强扫描示,19例皮质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造影剂廓清,密度趋于均匀,呈“速升缓降”或“快进慢出”式强化。10例出现“节段增强反转”现象。17例病灶内可见中央瘢痕,16例可见相对完整假包膜。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无临床症状的肾脏孤立性肿块,增强扫描呈“速升缓降”式强化,有典型中央瘢痕、假包膜和节段增强反转等特征应当高度怀疑肾嗜酸细胞腺瘤。提高对肾嗜酸细胞腺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误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