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诱因、临床特点,为开展心衰患者差异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6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住院治疗的确诊心衰患者的基本信息、心衰诱因和临床特点等资料,按照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组(HFrEF)、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心衰组(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HFpEF) 3组,采用卡方或者方差检验对比分析3组心衰患者各项指标,探讨不同类型心衰患者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380例心衰患者相关资料,其中HFrEF组95人,HFpEF组249人,HFmrEF组36人。HFrEF组平均年龄小于其他2组,与HFp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 854,P<0. 01); 3组心衰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233,P<0. 05); HFpEF组平均收缩压大于其他两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 182,P<0. 05); HFpEF组平均心率则小于其他两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 272,P<0. 05)。结论心衰患者治疗已进入新时期,探讨不同心衰类型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将有助于临床实施精准治疗方案,提升心衰患者治疗效果。
-
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