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pD对肠炎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志强; 苏硕青; 杜万年; 李永慧; 刘勃兴; 吴同垒; 朱国强*; 史秋梅*
来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 41(11): 1106-1112.

摘要

为研究外膜孔蛋白Omp D在肠炎沙门菌致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 omp D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omp D)。测定了C50336,缺失株C50336Δomp D,回补株p BR322-omp D/C50336Δomp D各菌株在LB和M9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缺失株C50336Δomp D与野生型菌株和回补菌株相比,其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利用结晶紫染色方法观察和测定生物被膜(BF)表达量,结果显示,C50336Δomp D与野生型菌株和回补菌株相比,其BF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利用刚果红培养基和荧光剂培养基分析细菌BF成分变化,结果显示C50336Δomp D构成BF的主要成分卷毛和纤维素的表达量明显减少。通过K-B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50336Δomp D菌株与野生型菌株和回补菌株相比,其对包括多黏菌素B在内的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利用小鼠模型评估omp D基因缺失对肠炎沙门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omp D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小鼠的LD50相较野生菌株提高约20倍,表明Omp D蛋白与肠炎沙门菌致病力密切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缺失株BF调控基因均转录水平下调。本研究为进一步阐释肠炎沙门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