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对采取胸科手术治疗的病人,采取不同通气模式+Autoflow技术的应用对病人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96例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随机分为6组,各16例。A组:容量控制通气(VCV)[潮气量(Vt)5 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4 mmHg+自动变流(Autoflow)模式;B组:VCV(Vt 5 mL/kg)+PEEP 4 mmHg+恒定送气流速(Constflow)模式;C组:VCV(Vt 5 mL/kg)+PEEP 8 mmHg+Autoflow模式;D组:VCV(Vt 5 mL/kg)+PEEP 8 mmHg+Constflow模式;E组:VCV(Vt 8 mL/kg)+Autoflow模式;F组:VCV(Vt 8 mL/kg)+Constflow模式。比较各组双肺通气时、通气1 h、通气2 h时气道吸气峰压(APIP)、气道阻力(Raw)、胸顺应性(C)、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变化。结果:各组在双肺通气时APIP、Raw、C、HR、MAP及PaO2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 h时,B、E、F组在APIP、Raw上高于A组和C组(P<0.05),C组的C值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PaO2低于B组(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 h, B、E、F组在APIP、Raw值上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C值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PaO2值低于C组(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R和MAP上,通气1 h和2 h,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 h和2 h时,C组PaO2值高于其他各组(P<0.05),PaCO2值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对老年胸部手术治疗的病人,采取VCV(Vt 5 mL/kg)+PEEP 8 mmHg+Autoflow模式可降低气道峰压、阻力,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所致损伤发生。
-
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