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暴露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肺氧合功能、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氧和指数(OI)及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h、48h、72h,两组患儿OI及a/APO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显著(P<0.05),且观察组OI及a/APO2表达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D-D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ATⅢ、SP-B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D-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TⅢ、SP-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暴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肺氧合功能及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

  • 单位
    十堰市太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