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咽鳞状细胞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守昊; 吕正华; 马聚珂; 刘善凤; 于学文; 魏玉梅; 靖培航; 刘旭良; 周超; 洒娜; 徐伟*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11).

摘要

目的探讨下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评估术前增强CT对下咽鳞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对下咽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头颈外科首选手术治疗并同期行咽后淋巴结探查、清除的原发下咽鳞癌患者3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咽后淋巴结转移与下咽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由2位高年资头颈影像诊断医师对术前增强CT资料完整的218例患者进行咽后淋巴结评估,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8例患者中, 54例(13.6%)术后病理证实咽后淋巴结转移。术前增强CT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34.6%, 特异度为91.1%, 准确率为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原发部位、病理N分期为下咽鳞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原发于下咽后壁区(OR=4.83, 95%CI:1.27~18.40)、N2期(OR=6.30, 95%CI:2.25~17.67)、N3期(OR=26.89, 95%CI:5.76~125.58)下咽鳞癌患者易发生咽后淋巴结转移。398例下咽鳞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50.4%, 无病生存率为48.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T分期、N分期、咽后淋巴结转移和放疗既是下咽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T分期:HR=1.28, 95%CI:1.06~1.54;N分期:HR=1.26, 95%CI:1.14~1.40;咽后淋巴结转移:HR=2.13, 95%CI:1.47~3.08;放疗:HR=0.54, 95%CI:0.38~0.76), 也是下咽鳞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T分期:HR=1.26, 95%CI:1.06~1.51;N分期:HR=1.25, 95%CI:1.13~1.37;咽后淋巴结转移:HR=2.24, 95%CI:1.56~3.21;放疗:HR=0.55, 95%CI:0.40~0.77)。结论下咽鳞癌易发生咽后淋巴结转移, 增强CT作为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技术手段, 准确率不高, 价值有限。原发于下咽后壁区、病理N分期为N2期、N3期是下咽鳞癌患者发生咽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咽后淋巴结转移的下咽癌患者预后更差, 而通过主动的手术探查和清除, 可以有效避免咽后淋巴结转移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