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一直处在争论之中。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国文"科(后改为"国语")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为核心内容,兼以启发知德。新中国成立后,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曾在"思想教育的工具"和"生活交际的工具"之间游移,最终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学来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语言训练为核心,融合思维、审美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当代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一种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