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后现代思潮和后真相时代的影响下,情绪逐渐占据受众心理主导地位,处于互联网中的受众逐渐构建起游戏参与者与情绪传播者的身份共同体。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从三个方面即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围观、情感认同中的受众共鸣和自我传播中的游戏沉浸感,对互联网视域下情绪传播的方式进行分类。针对情绪传播过程中的网络围观、群体认同、场景沉浸三个现象探讨游戏行为的产生路径,总结出互联网上不同情绪传播过程对游戏行为的塑造、强化作用,得出网络传播具有强化主体围观感,能够深化受众游戏思维;网络圈层化的发展使社群传播塑造受众行为认同感;自我传播给受众带来游戏沉浸感体验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游戏作为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帮助人们宣泄情感、排解压力的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尤其体现在目前处在快节奏社会下精神高度紧张的受众身上。但是,在一些新闻事件中,游戏情绪和行为有时会使硬新闻过度软化,由此引发不良的社会现象。当前,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媒介环境的环境化作用越来越明显,数字化生存愈演愈烈。因此,文章探究不同情绪传播过程中的游戏行为,引导游戏行为中的情绪,帮助受众在数字化时代实现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平衡。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