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舌尖元音的强摩擦现象是汉语方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于舌尖元音的声学性质和音系地位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对而言,有关舌尖元音的摩擦程度、出现的环境、以及音系归属等问题都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舌尖化程度较高的合肥方言为例,探索舌尖元音的性质和音系地位。声学研究表明:合肥方言的几个舌尖元音的共振峰轨迹相对稳定,说明它们均为单元音。同时他们又带有明显的摩擦性特征,摩擦性成分约占元音时长的20%左右,与共振峰结构共现。这些元音部分的摩擦性特征,不是辅音声母的延续,也没有贯穿元音的始终,属于元音的次要发声特征。基于本研究,我们认为这合肥话的这三个舌尖元音属于Ladegoged&Maddieson所提的摩擦元音。本研究尝试用感知增强理论来解释合肥话舌尖元音的摩擦性特征,主张舌尖元音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语言系统中音系对立感知清晰度的内在要求。因此,摩擦性特征应该是高元音的重要特征之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