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610年,在家丁忧期满的徐光启接到吏部的文书,告诉他可以回京复职了,可徐光启回复“薯种越冬春耕事未完,容春后北返”,他的意思是贮存好红薯,春天播种后再回北京做官。红薯在明朝中期引入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产量高,可由于信息不通、交通闭塞,种植范围一直在岭南一带徘徊,没有在国内大面积推广播种。除了信息、交通的原因,红薯本身也有一个缺陷,就是贮种不易,过冬的红薯不是烂掉,就是提前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