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帔子一直被学界认为是盛行于唐代的女性服饰三件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波斯、天竺、佛教艺术等外来因素影响说为代表。相关文字记载虽可上溯至汉魏,但存在着称谓混杂,形制不清等问题,且画像石、传世绘画、石窟墓葬壁画、出土俑像等图像资料中所表现出的该类服饰形制更为多样。帔子的形制在唐时虽已趋于稳定,但结合图像,对帔服的所有形制类型进行梳理,将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帔子的演变路径,认清其本质上应为一种"洋装"化的"土装"。
-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