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峡工程运行使得通江湖泊与长江原有的江湖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通江湖泊水环境,如何有效评价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洞庭湖的水质显得尤为重要。于2019年1—12月在洞庭湖湖区设置15个采样点,选取9项水质参数,运用单因子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法等对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可快速准确评价水质类别,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计算简单并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2种方法均无法准确给出不同采样点间受污染程度差异,其中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与部分采样点实际情况不符。综合考虑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推荐使用PCA开展洞庭湖水质评价,该方法既能反映各主要污染指标及其贡献率,也能对不同区域水体受污染程度进行排序,且评价结果客观实际,更适用于洞庭湖区域的水质评价工作。但是在水质评价管理工作中,建议结合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对水质类别进行判定,以保证管理的实效性。

  • 单位
    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