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郑雪婷; 陈文杰; 李美珍; 陈楚玲; 廖耿泽; 亢莉; 许文煜; 观春媚; 刘林华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03): 282-285.
DOI:10.3969/j.issn.1006-3110.2018.03.008

摘要

目的了解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为其防制提供相应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对东莞市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表》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放问卷870份,有效回收834份,回收率为95.86%,疾病人数为94例,非疾病状态740例,心理亚健康占21.62%(160/740)。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28.57%、30.45%,均高于非医学院校10.96%、非医学专业17.30%(P<0.05);大二、大四与大五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27.86%,32.43%)高于其他年级。最主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为不明原因疲劳、充满压力、工作效率低和感到无助,均占心理亚健康人群的95.00%以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熬夜频繁(每天熬夜OR=7.32,经常熬夜OR=3.48,有时熬夜OR=2.58)、经济困难(困难OR=5.72,拮据OR=3.46)、身边朋友影响(内向消极OR=1.69,作息不规律OR=1.44)是导致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结论东莞市大学生中,医学生、大二学生及高年级学生的发生率比较高,生活环境与个人行为习惯是发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