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增强评估吡咯烷生物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不同临床分期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郭婷婷; 李春高; 曹玉坤; 周敏; 于群; 刘定西; 王玉辉*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 39(10): 2008-2012.
DOI:10.13437/j.cnki.jcr.2020.10.023

摘要

目的应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技术评估吡咯烷生物碱(土三七)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不同临床分期的肝脏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21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为土三七致HSOS的患者进行肝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4期:超急性期(病程<1个月),急性期(病程介于2~3个月),亚急性期(病程介于4~6个月)及慢性期(病程>6个月)。MRI影像学特征分析主要包括:(1)肝脏实质T1WI及T2WI的信号特征;(2)动态增强期肝脏实质强化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超急性期3例,急性期9例,亚急性期5例,慢性期4例。超急性期及急性期MRI平扫表现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周围的肝实质信号基本正常,而外周的肝实质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增高。动态增强扫描,超急性期表现为沿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周围的肝实质于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范围向外周扩大,肝外周肝实质强化不明显;急性期表现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周围的肝实质强化减弱,肝包膜下肝实质出现不均匀强化,肝实质呈不均匀性花斑样强化;亚急性期肝包膜下肝实质强化更加明显,强化范围扩大,肝实质花斑样强化程度逐渐降低;慢性期肝实质的T1WI、T2WI信号及肝脏动态增强呈近似正常表现。结论吡咯烷生物碱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不同时期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肝静脉与下腔静脉周围的肝实质"爪形"渐进性"花斑样"强化有助于HSOS的分期诊断。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