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和癌组织P-糖蛋白1(Pgp1)对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经AJCC第七版肿瘤分期指南诊断的Ⅰ期或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且均术后留取癌组织病理标本,随访5年。以是否发生终点事件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别统计NLR、FIB和Pgp1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病理类型、术前肠梗阻、术后并发症、Pgp1、NLR及FIB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IR联合FIB的AUC面积相对最高。NLR联合FIB可提高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79%。结论 NLR联合FIB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高于3者单独检测,临床上可先通过联合检测提高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及时制定精准的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