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缺血性心肌病(ICM)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AMI并发ICM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风险分层,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68例AMI并发ICM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按照年龄、性别进行1∶1严格匹配,筛选168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并发ICM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验证列线图预测效能,依据最佳截断值确定评分标准,比较不同评分标准患者ICM发生率。结果 体重指数(BMI)、梗死相关血管、糖尿病、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术后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心肌灌注分级、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 RNA、Notch1 mRNA、Notch3 mRNA是AMI并发ICM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AMI并发ICM的AUC为0.967,最佳截断值为520分,且净获益较高;列线图模型的风险分层以截断值为依据,高风险亚组ICM发生率73.53%高于低风险亚组34.00%(P<0.05)。结论 BMI、梗死相关血管、糖尿病、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NT-proBNP、TGF-β1 mRNA、Notch1 mRNA、Notch3 mRNA为AMI并发ICM影响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对AMI并发ICM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测ICM发生风险提供评分标准,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以降低ICM发生风险。
-
单位秦皇岛市第一医院